前不久,瑞幸暴雷了,停牌并進行退市備案。誰曾想風光一時的中國咖啡新零售第一股,會以這樣近乎恥辱的方式落幕。
不可否認,瑞幸咖啡內部一定是出現了非常嚴重的問題,內控內審制度缺失是必然,造假是主觀故意,而非工作疏忽。我們今天不探討企業運營方面的問題;也不探討如此危機發生之后的危機公關應該怎么做,因為再牛逼的公關人碰到瑞幸咖啡的問題也無力回天;我們來探討如何建立企業的危機預防體系。不是等發生了問題來補救,而是關口提前,主動預防。
企業的危機預防體系需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:
價值觀:遵循普世價值的價值觀,企業誠信經營,CEO督促并落實;
危機管理流程:危機管理應急預案、內部協調機制,危機管理定期演練;
外部資源:政府、媒體、行業協會、意見領袖和公關公司
價值觀是危機產生的第一道防線
人的言行是危機產生的第一導火索,而在企業范圍內能夠對員工言行有規范指導作用的就是價值觀,一套科學、向善的價值觀不一定能把企業帶去敲鐘,但是一定能讓企業少走彎路。在國內,價值觀做的最好的企業非阿里巴巴莫屬。
第一,企業必須誠信經營。一家弄虛作假,產品以次充好的企業,再牛逼的價值觀也不能保駕護航。瑞幸咖啡財務造假,你要說決策層是不知情的應該沒人相信,所謂上梁不正下梁歪,這樣的企業,讓股東怎么看你,讓投資人怎么看你,價值觀形同虛設;
第二,CEO或者企業老板必須是價值觀的堅定踐行者。價值觀在企業的落實過程中,一般的情況就是員工看HR,HR看老板,最終老板對待價值觀的態度,直接決定了企業踐行價值觀的程度。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非常有名,能成為合伙人的,都是阿里價值觀的堅定捍衛者,馬云當年更有揮淚斬衛哲這樣的手腕,都在向內外部透露,在阿里,價值觀高于一切。
成熟的危機管理流程能讓處置有條不紊
危機管理預案,說的直白一點就是當危機發生,企業的各部門分頭該干什么。預案其實就是幾張紙,但是它非常考驗企業的內部協調能力。當危機爆發,企業的各部門涉及銷售、市場、公關、行政、財務、法務等部門都需要統一調配,而有能力支配這些部門的,一般就只能是CEO了,或者有同樣權利的高管擔任危機公關時的總協調人,協調公司所有資源。
對于定期演練,其實現在可以拿來演練的案例非常多,個人丑聞的可以參考新城控股董事長或者劉強東,做餐飲的可以參考海底撈,做服務行業可參考攜程親子園虐童事件等等。假設自己的企業攤上了這樣的事情,危機公關如何開展,如何在短時間獲得公眾的理解,如何盡量挽救企業的品牌聲譽,關起門來兵棋推演即可。
外部資源是危機處置時的重要力量
當危機爆發,企業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,此時企業必須不能喪失發聲權,是在一片逆風聲中的發聲權。這當中尤其以政府關系最為重要,對你的定性以及處罰直接決定你企業的命運。但不是說,任何問題政府都能替企業兜著,像瑞幸咖啡這樣的行為,就算平時再好的政企關系,也無可奈何了。
而此時能夠得到媒體、協會、KOL和公關公司的力挺也不至于讓輿論一邊倒,這需要企業與這些渠道平時就建立深厚的認知。如果這些都沒有,企業也可以采購一些媒體、自媒體渠道,總之自己的發聲在此時非常重要,它能讓股東、投資人、員工、用戶不至于完全喪失信心。
危機預防、危機處理是一個體系工作,它需要企業在平時的生產經營中逐步的完善,包含人員儲備、資源儲備、關系儲備,而這個體系的完備是需要時間的,一些中小企業有這方面的需求,但是短時間沒辦法完成這些公關體系配置,那么還有一個辦法,把這些工作交給專業人或者團隊去完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