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sup id="cgasw"><blockquote id="cgasw"></blockquote></sup>
  • <strike id="cgasw"></strike>
      <sup id="cgasw"><blockquote id="cgasw"></blockquote></sup>
    • <kbd id="cgasw"><option id="cgasw"></option></kbd>
    • <li id="cgasw"></li>

      首頁 > 行業新聞 > 技術分享 >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本周一,《五星足球》走進康橋,專訪了申花的總經理周軍和球隊的領隊、代理主教練毛毅軍。就球迷關心的問題,周軍、毛毅軍分享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。專訪播出之后,在申花的球迷群體里又一次引發了討論。

      01 反思?

      今年申花起了高調,結果踢砸了。5個外援再加上好幾個現役國腳、前國腳,最后落到了保級組。球迷意見很大。管理層可能覺得,有必要在這個節骨眼兒上站出來,就一些敏感的問題回應一下。但我們看完之后,覺得有些問題還是沒說明白。或者說,和我們期待的,相距甚遠。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申花對陣國安,張玉寧禁區外遠射,首開紀錄

      比如,申花對陣國安的這場生死戰。比賽開始16分鐘,申花已經0-3落后了。毛毅軍說:“準備這場比賽,我用了大量的時間,我看了北京近期4場比賽的錄像,它的人員使用、它的戰術打法。對方、我們,我都知己知彼。我們絕對有能力也有實力去拿下這場比賽。”也就是說,毛毅軍在知己知彼、充滿自信的情況下,率領著球隊站上了球場,被人連灌3個。

      那么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呢?沒有說清楚。他回答說:“足球有時就是這樣。”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NHK拍攝的一部50分鐘的紀錄片《羅斯托夫的14秒,日本 vs 比利時背后的故事》。NHK,日本的國家電視臺,采訪了那場比賽中的參賽球員——長谷部誠、吉田麻也、德布勞內、盧卡庫等人,用28個機位來分析導致日本隊落敗的僅耗時14秒的反擊進球,以及比賽的走向、背后技戰術理念、個人能力上的差距。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2018俄羅斯世界杯1/8決賽,日本2-3不敵比利時,最后時刻,比利時反擊得手

      需要說明一下,紀錄片里的日本國腳對這個丟球其實也沒有怎么復盤過。但隨著紀錄片的深入,他們的反思也變得深刻。當時球隊的主教練西野朗批評自己說:2-0時,腦子里空白了,不知道怎么指揮。長谷部誠則感慨自己小小的失誤,導致了比賽走向的改變。這部紀錄片為足球反思樹立了一個極高的標準。我不是說,申花也要達到這種高度,但至少不能用“足球有時候就是這樣”來解釋球隊慘敗的比賽。

      02 主觀問題少,客觀問題多

      窺一孔可見全豹。49分鐘的專訪,大多數的時候,周軍和毛毅軍在辟謠,在解釋俱樂部的思路,而不是反思。比如,管理層沒有對主教練的排兵布陣施加影響,更多的是提建議云云。毛毅軍則強調說,球隊里面沒有小團體,球員們為了整體利益非常努力。還有下一屆主教練的人選,周軍也否認了賈秀全接任的可能。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這次專訪的目的是來救火降溫,是辟謠,是回應,而不是反思這個賽季的敗局。周軍的回應中,球隊的問題談得少,客觀的問題談得多;前任問題談得多,自身問題談得少。在總結球隊第一階段失利的原因時,周軍將此歸結于封閉式管理、疫情、賽制的變化、臺風和磨合等種種原因。

      但你會發現,這些大部分都不是申花單獨面對的問題。從上賽季開始,所有的中超球隊處于封閉式管理。臺風原因導致停賽也是B組球隊共同的困難。當然,個性上的問題也有,比如賽制上的變化(申花22分在A組是能晉級的),但這個改變也不是最后一輪才提出的。“磨合”總算是說到點上。直到辭職,崔康熙也沒有磨合好運用五外援的體系。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崔康熙

      說到崔康熙,這個缺席的人成為了訪談中主要擔責的人。“磨合”只是一部分。球員們對崔康熙戰術的質疑,終于由傳聞落實了。按照周軍的話,管理層給球隊開了好幾次會,要求隊員支持、執行崔康熙的戰術。所以,也就明白了崔康熙為什么要辭職了,他失去了更衣室的信任,也控制不了自己的球員了。但球隊輸球,不會只是他一個人的問題,只不過主教練就像導演——影片成功的時候,導演飽受贊美,失敗了,就得獨自扛下所有的“鍋”

      03 未來,還來不及談未來

      至于另一個討論的未來發展的規劃,涉及并不多。眾所周知,申花的這套老將策略已經執行了兩個賽季了。不要說聯賽冠軍了,連亞冠資格也沒有拼下來。但管理層還沒有想好接下來到底該怎么做。語焉不詳。剩下的八場比賽,目前在隊的年輕人應該會有機會。但接下來的幾個賽季呢?聽下來的意思是,不能過猶不及,萬一重蹈2019賽季的覆轍,負擔不起責任。言下之意,下賽季還是得“老+青+外援”來踢聯賽。

      一場倉促的危機公關,一場成功的甩鍋大會!反思,不存在的

      申花俱樂部總經理周軍(左)和董事長吳曉暉

      所以,與其說這次的專訪是對之前敗局的總結、反思,倒不如說是一次準備倉促的危機公關而就算是危機公關,也不成功——沒有致歉,也不談責任,更沒有規劃。球隊輸球了,問題出在哪里呢?不知道,每個人似乎都盡力了,要怪就怪賽程太密、運氣、誤判和臺風,還有前任。

      又或者說,期待反思本身就是一廂情愿。至于日后,調低預期,看起來是個靠譜地多的辦法。

      在線客服
      • 服務熱線
        17727463041
      • 劉R

      深圳市瑞縈傳媒有限公司  粵ICP備1407343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