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品提供的、能吸引消費者購買的有力理由。
示例:
美圖手機的賣點之一是自拍功能。
小米Note2的賣點之一是雙曲面。
傳播品牌信息的載體。
示例:
現在的渠道,不僅限于電視、報紙、公交亭等,還有各種之前從未有過的形式,比如,“西少爺”包裝袋,也可以成為電影宣傳的渠道。
利用第三方渠道,為品牌提供有利信息,從而教育、引導消費者。
示例:
媒體報道扎克伯格在北京霧霾天跑步、做22分鐘的中文演講等,塑造 Facebook 在中國的正面形象。
通過內容、渠道、體驗等手段,讓用戶在任何環境下,從各個維度得到的信息,都與自己相關。最后,把這些信息組成一個清晰、可信的品牌印象。
示例:
大鵬在推廣《煎餅俠》時,策劃“北京中關村賣煎餅”、“大鵬進藍翔”等事件,擴大《煎餅俠》的知名度,營造歡樂幽默的氛圍。
使用看、聽、用、參與等方式,刺激消費者的感官、思考、行動等,擴大品牌知名度。
示例:
當初吳莫愁在地鐵廣告中的特殊形象,給大家留下非常深的視覺印象,進而讓很多人記住了她當時代言的清華同方筆記本。
發出信息的人,無法控制信息的傳播路徑。
示例:
王健林說出“一個億的小目標”之后,網友制作各種改編版本,而王健林已經無法控制這些內容如何傳播。
線上用戶或消費者的行為,包括喜歡、贊、分享、評論等,用于培養用戶的關系、分析品牌策略等。
在時間或空間內,關于某社會事件,民眾對某些組織或個人的態度的總和。常用的輿情監測工具有百度指數、新榜(www.newrank.cn)清博大數據(www.gsdata.cn)、新浪微指數(data.weibo.com)等。
品牌的媒體投放量占該品牌同類產品的媒體投放量的百分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