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企業的完整形象中,產品、品牌、高管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。而大部分企業會把品牌形象放在首位,將公司所有的推廣資源都傾斜在這一塊,但其實,企業高管形象的塑造和傳播也非常重要。
特別是當一家企業達到一定體量或者在細分領域做出成績時,那么企業的高管形象就需要好好籌劃,制定相應的策略。在龐大的商業體系下,企業高管的個人形象是無法孤立存在的,在引領企業決策的過程中就完成了深度綁定,它更多的是企業人格化符號的代表,也是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,所以才會備受矚目。特別是在如今的企業營銷越發立體化的時代,一位有權威、有擔當、有知名度的企業高管,能為企業帶來多方面的收益。
1、代言人效應
擁有一定行業知名度的企業高管不僅是“發言人”,還身兼“代言人”身份。在不同的峰會、行業交流會上的表現,能夠有效建立權威,并傳達其行業領導地位。特別是在不熟知該企業的受眾看來,了解該企業的第一窗口就是通過高管去熟知一家企業,去形成初步印象。
企業高管所進行的對外公關活動,都是在積極的傳達企業所代表的價值觀、理念、經營觀、文化觀、社會責任感,引領行業輿論,塑造行業口碑,傳遞企業好感度,同時,企業高管也在積極“帶貨”,對品牌賣點、產品特性的對外溝通,也能積極促進企業的業務增長。
2、品牌故事效應
在企業高管中,創始人、合伙人、CEO的故事都可以延展成對應的品牌故事,講述企業如何創立、為何創立,還有創業的篳路藍縷和美好愿景,如何做大做強等都是可發揮的角度。一則符合人性、能夠引起共鳴的品牌故事,自然有著極高的傳播性和辨識度,能夠輕松打入消費者的心智,形成持久的品牌印象。
3、危機舒緩劑
一個形象良好的企業高管,能極大的籠絡消費者,獲得他們的青睞、信任和好感,能夠鞏固品牌聲譽,加固企業的護城河,在危機到來之際,能夠有效的抵抗輿論的沖擊,起到舒緩劑的作用。同時,負面危機應對之際,企業高管的發聲往往更具權威性,更具備可信任度,能夠加速危機的解決和消散。
4、提供公關溝通渠道
高管與用戶的直接對話比企業官微、官博等渠道更加人格化,企業高管的個人社交賬號、對外活動等都是開展公關溝通的良好方式,能夠觸及到企業的受眾,了解他們的反饋和需求,對他們輸出值得擁護的價值觀、理念,有效的提升用戶黏性和品牌好感度。
同時,除了溝通用戶外,企業高管往往還需要溝通媒體、政府、社會組織、機構等,通過發布會、媒體接待、領導來訪、業界交流等形式完成公關溝通,以公關發言闡述企業理念,傳遞出良好的企業形象。
5、促進企業內部優化
企業高管對外是企業代言人,對內是企業的決策者和企業理念的引領者,擁有良好形象的高管往往更受信賴、更具權威,其自上而下的決策更容易執行和貫徹,其公司氛圍、企業文化更融洽、員工更團結,向心力、向上力更易被激發,整個企業都將在高管的帶動下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和勢頭。
既然,塑造和提升企業高管形象裨益良多,那么如何通過公關策劃傳播企業高管形象呢?
一、調研+溝通+規劃
首先,調研的維度有以下幾個方面:高管個人履歷、過往觀點及報道、競爭對手形象、企業消費受眾等。
企業高管的教育經歷、獲獎情況、重要項目、行業觀點、重要采訪等,都是可以去發掘亮點的角度,去提煉傳播素材,總結核心信息點,還可以結合同行業競爭對手的做法作為形象制定的參考,要了解同行內其他高管的形象策略是如何的,是對那些點進行了著重包裝,是以怎樣的方式去傳播這個故事的,傳播成效如何,帶來了哪些收益,了解了這些之后,能夠得到哪些經驗或者避坑,自己高管的形象包裝能否進行相應的壓制,形成更高明的策略。
除此之外,企業的消費受眾情況也需要著重考慮。畢竟,高管的個人形象塑造等同于創造一個“人設”,如何將“人設”更好的推廣出去,就要好好考察受眾一番,受眾處于什么年齡、階層、圈層、文化程度,其接受度如何,信息渠道來自于哪些,都需要詳細了解。舉個例子,小米的粉絲大多數人為年輕人,所以雷軍經常以“自黑”的方式去融入年輕群體,但假設小米的粉絲群體為中老年人,那么雷軍的“自黑”就會給他們形成一種不穩重、滑稽的企業家形象。
完成相關調研后,就需要跟自家企業高管開展溝通,因為公關部所提出的形象包裝方案不一定能說服自家高管,肯定會有一定的分歧,畢竟高管也有自己的性格和喜好,所以為了不做無用功,也需要對領導的性格做調研。然后提出相應的建議,去說服高管認同你的形象包裝思路。
制定了思路后,就要開始策劃具體的形象方案了,比如外在形象、領導風格、個人定位、性格魅力、公益慈善、圖書出版、媒體采訪、節目錄制、公開演講等。
按照情商大師丹尼爾·戈爾曼的劃分,領導風格有遠見型、關系型、民主型、教練型、示范型、命令型等六種,在不同行業、不同場合適合不同的風格。而個人魅力方面,有博聞強識、顧家、留學海龜、有前瞻性、敢闖敢拼、具有冒險精神等,都是不錯的傳播點,而不同的企業類型也適合不同的性格魅力,比如國企適合穩重成熟、有社會擔當;私企適合拼搏不止、銳意進取;外企適合自信開放、執行力高。而且不同的行業也有不同的性格基調,比如科創企業的腦洞大開、觀點時髦;文化企業的涵養深厚,制造企業的細致嚴謹等。
二、有策略性的傳播
在企業高管形象的傳播中,內部+外部渠道缺一不可,其中,內部傳播是基礎,外部傳播是核心。
只有在內部塑造一個有威信、可信賴、能力強的領導形象,才能讓員工基于自豪、崇拜的心理形成自傳播和自發性的維護,讓高管的良好形象在內部擴散。在阿里巴巴內部,所有員工都非常佩服和崇拜馬云,其助理也評價他是一個真正偉大的創業者,其內部關于馬云的正面評價一直絡繹不絕,并激發了一大批阿里人的工作潛力。
在內部傳播中,跨層次的內部溝通會、團建活動、年會、企業展會、員工大會、座談會等形式,都能有效的增進基層員工對高層的親切感和熟悉感,使員工產生同為一家人的集體感,增強團隊凝聚力,同時公關部適當引入外部媒體的正面報道,也能極大的塑造領導層在員工心中的威望,并且公關部門適當的透露出領導層的正面事跡,也能間接的促進領導形象在內部團隊中的廣泛傳播。
在內部傳播上,做的最好的案例當屬沃爾瑪董事長薩姆,邀請自家員工參加股東大會甚至家庭聚會,與他們打成一片,耐心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反饋,一起暢所欲言,暢想公司的未來與發展,并在平時的工作中組織集體活動,分享最近生活聯絡感情,所以沃爾瑪的內部氛圍一直以來都非常好,其管理層被當做家人般對待,享受員工的尊重和信任。
在外部傳播中,可利用的渠道有演講活動、媒體訪談、專欄文章、圖書出版、公益文體活動等,這些活動都是對外傳播高管形象的絕佳渠道。比如,馬云、馬化騰、王石、劉強東都曾通過出書來擴展了自己的文化涵養,而大部分名企管理層都會開通新浪微博,去發表個人觀點,闡述行業話題等,擴大個人影響力,塑造個人精英形象,使自身在大眾眼里具備多元化、豐滿的人格。
三、長期經營,持續輸出
李嘉誠心系慈善、關愛社會的社會形象是怎么建立起來的,就是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慈善公益活動逐步形成的。王石不畏挑戰敢于冒險的形象怎么建立起來的,就是多年來不斷參加熱氣球、登珠峰、航海等極限運動逐漸建立起來的。
所以高管形象的建立從來都不是一朝一夕之間形成的,需要長期投入,持續的去經營。特別是企業家的形象也不是一成不變,需要在適時的時機作出適當的改變,這就需要公關部門建立專門的顧問小組,形成一個穩定、高效的機制去經營高管形象,特別是做好高管的個人社交賬號代運營。
另外值得一提是的高管形象輸出要注重個性化和不要過度包裝。高管的人設不同于流量明星,其人設千篇一律,高管是精英群體的代名詞,需要保持差異化和辨識度,同時不要過度包裝,容易引起大眾的反感。
四、做好維護,積極應對
雷軍在印度小米發布會上的一句“Are you ok?”受到了眾多網友的群嘲,但雷軍的公關團隊很機智,讓雷軍在自己個人微博上借此自黑,成功化解了一波“黑梗”,并塑造了一個有胸懷、幽默、年輕態的企業家形象。
高管的個人形象受到危害式,也是正兒八經的公關危機,需要做好公關應對,維護自家領導的良好形象,建立有效的高層形象防護機制,避免對企業主體產生損壞。同時對于一些關于高層的負面言論,也要做好監控,避免擴大形成危機。
良好的企業高管形象極其重要,需要我們有意識、有目的去進行傳播,在洞悉受眾和市場的前提下,去輸出一個人格鮮明、大眾認可度的“精英人設”,能讓企業收獲更多的高忠誠度粉絲,能夠建立一堵無形的墻壁去抵御負面危機,也能讓企業形象和高管形象牢牢綁定,牢牢占據大眾心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