抖音的火爆已經不用多說,作為短視頻的頭部APP,抖音已經從微信手中奪走不少用戶時間,成為新的“時間黑洞”。現在如果說做新媒體運營或品牌推廣,“雙微一抖”都是首先需要考慮的平臺。嘗試運營抖音的企業其實不少,但是除了新媒體內容公司做的風生水起外,卻很少看到頭部藍V的出現,這并不是抖音對企業“免疫”,而是許多企業并沒有找到運營抖音合適的方法和套路。先放結論:普通企業運營抖音類短視頻時,更應該做技能類、知識類視頻,這也是每個企業都能做的內容。
1.做抖音的目的是什么?
首先我們需要首先想的是:一個企業運營抖音的目的是什么?答案顯而易見,無非就是做品牌營銷、擴大品牌影響力。但這只是個籠統的概括,更深層次的目的是:在短視頻領域積累品牌自身的流量池,并盡量與其他平臺的流量池互聯互通、互相導流。那么問題就來了:短視頻平臺的發展趨勢十分明顯,就是算法推薦機制,用戶點贊一個視頻的動力遠遠超過關注一個賬號——這對品牌方而言來說并非好事,品牌方更需要的是用戶關注賬號,以便后續觸達、轉化。
2.企業適合在抖音上做什么?
這里說下企業做內容規劃時需要考慮的兩個重點——內容的關聯性和可持續性。
1)內容的關聯性
內容的關聯性是指,做出的內容要與品牌有一定關聯,品牌或產品要處于一個相對重要的地位,而前7種視頻內容與大多數品牌的關聯性并不大。當然你還可以做一些喜劇類的視頻,通過劇情的設定巧妙地將產品作為關鍵道具植入,但是這種劇本的生產能力其實挺有難度,而且非常難持續生成,也就是下面說到的內容可持續性。
2)內容的可持續性
持續生成制造驚喜的內容難上加難,相信如果做過內容的朋友都能感受到。就是因為它們難以工業化生產,再漂亮的小姐姐看多了還是會膩,再壯觀的奇觀美景也不可能天天碰到,再搞笑的劇本也不可能總能想出來,而唱歌跳舞這類表演也不太適合大多數品牌宣傳,充其量作為企業文化輸出。因此,這些內容大多數都是新媒體內容機構在團隊化運作。
3)干貨內容能帶來高轉化
其實每個品牌都是有很多“干貨”的切入口的,而且技能類、知識類的內容非常容易體系化、標準化,形成鮮明的品牌識別度,當然如果找個漂亮的小哥哥小姐姐入鏡可能更容易火起來,并不一定是要拍段子才叫運營抖音。
當然這個前提是要相對大眾且符合平臺調性,如果是教怎么開挖掘機、做電工木工之類的教程,那其實更應該去快手做,而且快手還真的有很多這類內容數據都還不錯。總結就一句話:企業適合做產品相關的技能類、知識類內容。